案例展示
成都圆钢市场延续“供需双弱、库存高企”格局,常规规格报价窄幅下跌,但高强度品种(如Q345B)因基建需求支撑表现抗跌。区域价差扩大叠加成本端压力,短期价格或继续承压,中长期需关注政策驱动与高附加值产品转型机遇。
根据4月底至5月初市场数据,成都圆钢价格呈现“常规规格下跌、高强度品种坚挺”分化特征:
:含税自提价3630元/吨(周环比下跌20元/吨),攀钢暗降促销至3580元/吨;
:报价3610元/吨(周跌15元/吨),实际成交价低至3590元/吨。
:含税自提价4150元/吨(周持平),成渝双城经济圈桥梁工程需求稳定;
重庆同规格资源报价3560元/吨(较成都低70元/吨),但本地钢厂运输成本优势(低40元/吨)限制价差扩大;
省外资源(如江苏永钢)因物流成本高企(较成都高120元/吨),实际成交有限。
:成渝双城经济圈重点工程采购延迟,4月圆钢采购量环比下降15%,资金到位率不足60%;
:机械加工、汽车零部件行业订单减少,工业用圆钢需求同比下滑18%,中小型贸易商日均成交不足100吨。
:攀钢、德胜钢铁因环保限产检修,5月计划减产10%-15%,但短流程电炉钢产量环比回升8%,缓解供应压力;
:青白江仓库圆钢库存达12.5万吨(环比增8.7%),周转率降至22天,贸易商融资成本升至7.5%。
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跌破780元/吨,焦炭价格累计下跌120元/吨,吨钢成本下降80-100元;
钢厂利润承压:长流程钢厂吨钢利润缩至150-200元,短流程钢厂因电耗成本上升(月增10%)亏损超150元/吨,挺价意愿分化。
:若5月中旬基建项目资金未超预期释放,常规规格价格或跌破3600元/吨;
:国家《钢结构建筑推广方案》要求2026年新建项目中高强度圆钢占比超40%,Q345B需求有望回升。
:基建项目优先采购本地钢厂高强度资源(如宝武鄂钢Q345B),制造业企业关注重庆、西安低价资源性价比;
:减少中小规格库存,增加Q345B等高附加值品种占比;利用期货工具(螺纹主力合约RB2405震荡于3400元/吨)对冲风险;
:加速研发耐候圆钢(如Z275),抢占绿色基建市场;与本地贸易商签订“期货+基差”协议,锁定利润。
结语成都圆钢市场正处于“弱现实”与“强预期”的博弈阶段,短期价格或延续弱势调整,但中长期受政策及基建需求支撑,或于下半年迎来结构性修复。产业链各方需灵活调整策略,把握高强度品种与绿色基建转型机遇。


